艺术设计学院领导班子成员
尚华 / 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广州理工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 院长
国家人社部认证ICAD国际认证A级(特级)商业美术设计师
1982-1986年河南大学美术系工艺美术专业
1986-1990年在郑州轻工业学院工业艺术设计系任教
1990年在广州美术学院攻读研究生
1993-1994年在广东省经委属下广东国际广告公司任设计部主任、创意总监
1995-2008年在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主任、院党委委员
2008--2013年在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何香凝艺术设计学院创办人 院长 学科带头人
2014--2021.9在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 艺术传媒学院创办人 院长 学科带头人
2021年9月至今在广州理工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 院长 学科带头人
中国国家一级考试---考官美术统考评审专家
国家人力资源部职业资格鉴定专家
教育部学位中心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审专家
曾任广东省教育厅职称评审(美术学科组)专家成员
广东省人民政府采购办评标专家
广东省社科规划办项目评审专家
全国核心期刊《包装工程》编委,论文评审专家
广东省教育厅教学指导委员会(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委员
广东省商业美术设计行业协会副会长
广州创意产业协会副会长
广东省家具协会高级顾问
从事高等教育三十五年来荣获“南粤优秀教师”“教学名师”“教学优秀奖”“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教学评估工作先进个人”“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学生最喜爱的教师”“师德标兵”等光荣称号和奖励。
1994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五周年活动中(北京),负责广东省展区的整体策划,以出色的工作业绩荣获中共中央办公厅及本项活动筹委会的嘉奖;原创的两幅巨型电脑喷画《邓小平视察南方》《广东风采》引起轰动,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亲临视察时予以充分肯定和赞扬。荣获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的“特别贡献奖”“先进工作者”两项大奖和记功,两幅巨画原作由广东省博物馆收藏,原稿由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收藏。
2002年《尚华新观念装饰艺术展》入选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系列美展“星河展”第62回。2002年--2003年访学期间在美国美国马里兰州、纽约州、南加州成功举办《尚华设计及艺术作品巡回展》;绘画作品多次入选省展并评为“优秀作品”并选送全国美展;2005年完成省重点工程--梅河高速公路隧道洞门文化景观设计、跨线桥的涂装设计共十余项。首创以环保图形创意、天然植物与装饰材料结合应用的先例,成为梅河高速公路文化景观设计项目中的视觉亮点。2011年荣获“中国设计事业突出贡献奖”。
主持完成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2项、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3项、广州市社科联、广东省财厅、广东省教育厅等社科研究项目等15项;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子项目2项、完成省关键领域重大突破子项目2项,出版研究著作12部。科研论文多次被四大索引全文收录,在国家核心期刊等省级以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发表作品80余幅。其他设计作品荣获国内外、国家、政府及省级以上各类专业大奖30余项。
刘延华,中共党员,艺术设计学院常务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广东省计算机学会理事,广东省电子信息行业协会专家库入库专家,广州市科技专家库入库专家,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广东省赛专家评委。
深耕高等教育35年,具有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致力于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在学术研究、专业建设、团队领导、学生竞赛指导、校企深度融合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1.研究方向:基于人工智能的教育生态研究
2.讲授课程:
l 虚拟现实技术(研究生、本科生课程)
l 人工智能导论(研究生、本科生课程)
l 虚拟现实交互设计(本科生课程)
l 虚拟引擎应用与开发(本科生课程)
l 数字摄影基础(本科生课程)
l 非线性编辑(本科生课程)
3.项目研究
[1] 虚拟现实技术,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2021KC-011)
[2] 数字摄影基础,广州理工学院一流本科课程(2023XYLK02)
[3] 数字摄影基础,广州理工学院首批“十四五”规划教材建设项目(2023GHJC18)
[4] AIGC赋能古诗词解读非遗多模态活化仿真,2023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31106630224145)
[5] 人工智能视阈下粤港澳大湾区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机制和路径研究,2024年广州市科协“智库建设”项目(ZK20240311)
[6] 广州历史文化遗存与现代城市景观融合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2024年度课题(资助)项目(2024GZYB76)
[7] 生成式AI驱动艺术生态重构机制与路径研究,中国民办教育协会2024年度规划课题(学校发展类)(CANFZG24111)
[8] 广东民办高校教育自信的现状分析与提升策略研究,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十四五”规划2024年度高等教育研究课题(24GYB86)
[9] 大型混凝土构件缺陷多模式声学智能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及装置研发应用,2024年度广东省重点建设学科科研能力提升项目(2024ZDJS098)
4.科研成果
l 发表学术论文
[1] Liu, Y., & Ma, Q. (2020). On the cultivation and path of college students’ computational thinking ability—taking the teaching of basic computer applications as an example. Communications in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1227 CCIS, 249–255. Publisher: Springer. Database: Compendex. Data Provider: Engineering Village. Accession number: 20202708900365.
[2] Yanhua Liu, Feiqing Huang, Hua Shang, et al. Fusion and Symbiosis: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New Humanities Education in the Ai Era. Publisher: SSRN, Repository: SSRN.Database: Compendex. Data Provider: Engineering Village. Accession number: 20240272314.
[3] Yanhua LIU et al. A Color Restoration Technique in Low-Light Image Enhancement Processing[J]. Computer Informatization and Mechanical System, 2024, 7(2) : 17-19.
[4] YanHua Liu et al. INTELLIGENT PERCEPTION AND DRIVING METHOD FOR THE ASSISTANCE PROMOTION MODE OF A MEDICAL DISPLACEMENT MACHINE[J].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2024, 6(4)
[5] Yanhua Liu, Qiuting Yang, Zhefu Zheng, Luxin Tang, Jian Huang, A Stereo Vision Perception and Control Method for an Intelligent Shift Device. Journa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ractice, (2024) Vol. 7: 48-59.
[6] Jian Huang, Yuxia Tang, Peixuan Zhang, Yanhua Liu, An Analytical Method forRecognizing Cat Meowing States Utilizing 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 and Vision Transformers. Membrane Technology,Vol: 2024. Iss: 6
l 申请(授权)发明专利
[1] 刘延华等,一种医疗移位机的助力推行模式智能感知及驱动方法,发明专利,申请号:202411394650.9
[2] 刘延华等,医疗移位机的病房环境立体视觉智能感知及控制方法与装置,发明专利,申请号:202411394652.8
[3] 刘延华等,一种智能移位车的巡航路径规划系统及方法,发明专利,申请号:202411574494.4
[4] 胥立军,刘延华等,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教育辅助系统,发明公告号:CN111966945A
[5] 胥立军,刘延华等,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教育终端,实用新型专利,ZL2020 21860991.8
l 指导青年教师、学生获科研项目立项(2项)
[1] 佛山传统庙会的艺术表现形式研究——以佛山祖庙北帝诞庙会为例(2024-QN12),2024年度佛山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年项目)。
[2] 一种基于视觉感应的智慧医疗移位床的研制(pdjh2024b479),2024年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立项项目。
l 指导学生团队申请发明专利(8项)
[1] 一种医疗移位机的自动对位方法及系统(202411490736.1),发明人:黄仕培、刘延华等.
[2] 一种医疗移位机的避障方法及系统(202411449635.X),发明人:黄仕培、刘延华等.
[3] 一种伸缩装置及移位机(202411356161.4),发明人:黄仕培、刘延华等.
[4] 基于移位机的多传感器融合定位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申请号:202411356108.4),发明人:黄仕培、刘延华等.
[5] 动物声源定位方法及电子设备(申请号:202411971635.6),发明人:冯志洲、刘延华等.
[6] 禽类鸣叫声低噪声巡检导航方法(申请号:202510022659.5),发明人:冯志洲、刘延华等.
[7] 集成式动物叫声传感器的动物叫声精准识别方法(申请号:202510338116.4),发明人:梁晓佳、刘延华等.
[8] 基于自适应波束成形与深度学习的阵列式麦克风噪声抑制方法(申请号:202510337618.5),发明人:宋浩明、刘延华等
5.获奖
l 个人获奖情况
[1] 广东省2024年教育评价改革主题征文三等奖(JYPJGG2024046),广东省教育厅,2024.09.
[2] “创新创业创造教育与拔尖人才培养”主题征文三等奖(No.QCCC24-ZWBS-00026),中国创造学会,2024.12.
[3] 广州理工学院2024年度“科研标兵”,广州理工学院,2024.09.
[4] 广州理工学院2024年度“学科竞赛指导标兵”,广州理工学院,2024.09.
[5] 广州理工学院2024学年考核优秀等级,广州理工学院,2024.12.
[6] 广州理工学院2024突出贡献奖,广州理工学院,2025.1
l 指导学生学科竞赛获奖情况
[1] 指导学生荣获2021年第四届虚拟现实技术及应用创新大赛(IVRTC 2021)全国总决赛三等奖。颁奖单位:中国虚拟现实技术与产业创新平台
[2] 指导学生荣获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二届全国信息产业新技术职业技能竞赛计算机程序设计员(Python编程)竞赛广东省选拔赛一等奖,全国总决赛三等奖。颁奖单位:广东省计算机学会
[3] 指导学生荣获2022(第15届)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粤港澳大湾区赛三等奖。颁奖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4] “移”见未来——开启智能化高精度医疗移位机新时代,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广东省创业计划竞赛总决赛金奖,第二指导老师。颁奖单位:共青团安徽省委、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人社厅、广东省社科院、广东省科协、广东省学生联合会
[5] “移”见未来——国内首款智能化高精度医疗移位机,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广东省决赛银奖,第一指导老师。颁奖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6] “移”见未来——国内首款智能化高精度医疗移位机,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全国总决赛铜奖,第一指导老师。颁奖单位: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组委会
颜冬果,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
中共党员,宏观经济学讲师,本科,学士学位
曾任经济管理学院辅导员,先后兼任经济管理学院团总支书记、党务干事(组织员)、学工组长,曾任艺术学院办公室主任等
2015年至2018年均获学校“工会先进个人”称号,2017年学校年终考核良好,2018年获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比赛“三等奖”,2018年获学校“优秀辅导员”称号,2018年学校年终考核良好,2019年获学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9年学校年终考核良好,2020年学校年终考核良好,2020年指导学生团队在“全国金融与证券投资模拟实训大赛”决赛中获“团体一等奖”1个,“团体二等奖”1个,“团体三等奖”1个,“个人三等奖”1个。
发表论文有《“三全育人”视角下如何让学生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浅谈辅导员在大学生的职业生涯中的作用》、《深化教研教改,提升经济学教学质量》、《浅析广东纺织服装业发展》、发表论文《浅谈广州市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参与课题《党组织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与实践途径的研究》等。
方滨,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特聘副教授
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博士学位
环境设计专任教师,双师型教师,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
担任人体工程学、照明设计、中外建筑史、建筑设计原理、室内设计原理等专业课程主讲人。
主持和参与多项部、省、市级科研课题及校企合作、乡村振兴课题。
具有数十年丰富的设计院及地产公司设计与管理经验,发表论文20余篇,多次参与国际、国家、省市设计竞赛并获奖。
梁健,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设计学副教授,工学硕士,帽峰青年学者,同济大学访问学者,主持1项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广东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项目,4项校级科研项目,2项校级教研项目;第一作者发表论文/作品9篇,其中CSCD/CSSCI/北大核心期刊7篇;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外观专利40余项。
唐海春,艺术设计学院办公室主任
中共党员,教育技术学,本科,学士学位
曾任机电工程学院辅导员,先后兼任机电工程学院党务干事(组织员)、学工组长,就业老师、心理辅导站工作等。
2013年获学校“先进个人标兵”、“优秀辅导员”,2014年获学校“先进个人标兵”、“优秀辅导员”,2016年获学校“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获学校“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2021年获学校“就业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21年获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2020年获学校“就业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20年获学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20年被评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评为优秀指导老师”,2022年获得第六届全国民办高校“优秀辅导员”称号。
任教《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曾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指导学生大赛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