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组内磨课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8日 发布部门:艺术设计学院 来源: 艺术设计学院 字体大小:

(何东平)3月17日,广州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迎来一堂别开生面的组内磨课。在惠州画室-05-201,张双老师带领24数媒艺术8班的同学们,展开了一场关于"信息可视化海报设计"的思维碰撞。袁海伦、杨光、何东平三位老师全程观摩指导,共同见证了这场教学相长的精彩课堂。

课程伊始,张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信息可视化"这个看似高冷的概念拉进生活。"就像用图表展示班级成绩,让数据自己说话",她通过对比校园常见场景,让抽象理论瞬间具象化。在解析版式设计四大原则时,张老师更是化身"空间魔术师",用教室里的桌椅摆起了"亲密性"示范,引得学生们连连惊叹。

最精彩的当属案例解析环节。当《全球气候变化》海报投射在幕布上时,学生们自发围成讨论小组。"这个温度计图形既符合对比原则,又暗合环保主题""色彩搭配用了冷暖对比,视觉冲击力强"……此起彼伏的交流声中,设计思维火花四溅。张双老师穿梭其间,时而点头赞许,时而抛出"如果换成柱状图会不会更直观"的启发式提问。

实践环节将课堂推向高潮。学生们以"校园环保行动"为主题,或伏案勾画草图,或围在电脑前调试配色。手绘组用彩铅勾勒出垃圾分类的趣味插画,数码组则在PS里搭建着信息层级。张双挨个指导时,不忘提醒:"记得让标题和正文'亲密'些,别让信息迷路。"

结课展示环节,第三小组的《光盘行动》海报赢得满堂彩。设计者李同学分享道:"我们用重复排列的碗碟图形强化主题,亲密性原则让数据模块自成体系,连食堂阿姨都说看得明白!"袁海伦老师点评时感慨:"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把设计思维种进了学生心里。"

课后,学生们意犹未尽地讨论着色彩搭配方案,张双则忙着记录教学反馈。这场关于视觉语言的探索,正悄然改变着他们对设计的认知——原来,让信息"活"起来,只需一张会说话的纸上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