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学院学生党支部前往广州市中山纪念堂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1日 发布部门:艺术设计学院 来源: 艺术设计学院 字体大小:

2025年4月10日下午,艺术设计学院学生党支部踏着晨露前往中山纪念堂,以"追寻红色记忆,赓续艺术血脉"主题党日活动叩启时空之门。当第一缕晨曦穿透云层,琉璃瓦折射出鎏金光芒,穹顶如展开的竹简镌刻着百年风云,见证着一场跨越时空的信仰对话。

穿过镌刻"天下为公"的鎏金匾额,时空仿佛在此折叠。步入纪念堂,中西合璧的建筑奇观令人屏息。歇山式琉璃瓦顶与巴洛克廊柱相映成趣,雕花梁枋间流淌着珠江潮涌的气韵。在讲解员引导下,支部成员沿着先生的生命轨迹重走革命征途:从檀香山求学时萌发的革新之志,到伦敦蒙难淬炼出的钢铁意志;从镇南关起义的隆隆炮火,到就任临时大总统时的铿锵誓言。

艺术设计学院师生在建筑艺术与历史文脉中探寻灵感。作为中国近代纪念性建筑典范,纪念堂的混凝土结构、古色古香铜灯与八边形宫殿式建筑,巧妙融合传统精髓与西方技术。当师生们仰望30余万块彩色玻璃镶嵌的圆形天花,无不惊叹现代力学与传统美学的完美融合。纪念堂后花园中,27米高的木棉树历经风雨仍绽放红花,其挺拔刚健恰如孙中山先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奋斗精神,激励着后人们。

随后,艺术设计学院师生来到文创商店,广州创意产业协会导师以“第二届孙中山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为切入点,介绍数字文创赛道,展示如孙中山书法与广府窗花结合的茶具、纪念堂建筑轮廓衍生的城市伴手礼等案例,诠释传统文化现代表达的可能性。以纪念堂北门“总理遗嘱”碑刻为例,讲解功能性文字艺术化处理。当历史现场成为设计灵感库,当红色基因化作创新密码,这场党日活动在青年心中埋下的,不仅是理想信念的种子,更是文化创新的火种。

这座凝固的革命史诗,正在新时代青年手中获得数字化的重生;那些镌刻在花岗岩上的精神密码,正在设计工坊里转化为充满生命力的文化IP。当夕阳为纪念堂镀上金边,人们看见:历史从未远去,它正以充满创意的姿态,在年轻一代的笔尖与屏幕间焕发新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