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广州理工学院教职工的孩子们迎来了第五期的创意探索之旅!在这场别开生面的艺术活动中,小朋友们宛如灵动的小精灵,雀跃地徜徉在充满奇幻色彩的天地里。老师们通过趣味十足的互动游戏,引领他们揭开色彩的神秘面纱,用画笔勾勒出心中的奇思妙想;借助妙趣横生的汉字故事,带领他们领略书写的韵味;凭借细腻传神的国画示范,引导他们感悟传统艺术的深邃意境,开启一场独特的艺术探索。
绘画班
在"伞韵流光"主题绘画课上,孩子们通过多维度观察雨伞实物与高清影像素材,细致捕捉伞骨对称的弧形美、伞面褶皱的韵律感以及金属配件的精密结构。在创作阶段,他们运用双钩白描技法勾勒伞架,以疏密有致的装饰线演绎传统油纸伞的竹纹肌理,通过点线面叠加呈现折叠伞的机械化折叠痕迹。这种由观察认知到技法转化的训练,不仅强化了空间造型能力,更在黑白灰层次中赋予作品强烈的视觉张力。
当马克笔笔尖触碰画纸,奇迹在色彩碰撞中诞生。孩子们通过叠加渐变技法模拟伞面防水涂层的光泽,用枯笔飞白表现雨滴溅落的动态轨迹。背景处理上,教师引导学员构建"视觉引力场"——以放射状水珠线引导视线聚焦主体,用湿画法晕染出雨幕的朦胧诗意,使画面呈现出水彩的通透与马克笔的浓烈共生的独特美感。
书法班
"汉字探微"书法课上,十位小书法家与"沉、讶、捧、鹿、塘、映、欣、赏、匀、致"展开对话。通过九宫格定位法解析"鹿"字主笔伸展的动态平衡,"映"字左右结构的穿插避让,在"赏"字贝字旁的圆润转角处体会提按节奏。特别设计的"雨丝描红"环节,让孩子们在书写长横画时想象雨滴坠落的轨迹,既规范了运笔章法,又在笔锋起落间触摸到汉字的气韵生动。
国画班
"辣椒映红"国画课上,同学们运用没骨技法捕捉蔬果神韵。教师演示"三染法"呈现辣椒的渐变韵律:以宿墨积染形成亮部釉质肌理,浓墨破色勾勒暗部褶皱,露锋飞白点缀高光斑点。一些同学已能娴熟运用"朱红调胭脂"表现椒体转折,在干湿衔接处尚需把握"将浓遂枯"的运笔时机,期待下次课程能呈现更富生命力的蔬果图卷。
本次艺术探索之旅圆满画上句点,为孩子们开启了一扇通往奇妙艺术世界的大门。活动期间,孩子们仿佛置身于梦幻的艺术殿堂,用稚嫩的双手触摸色彩的绚丽,用灵动的笔触描绘心中的梦想。每一次创作都是一次心灵的对话,每一幅作品都承载着无尽的想象。在这里,他们不仅学会了用艺术表达自我,更在欢声笑语中收获了友谊与自信。我们坚信,这段宝贵的经历将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一颗璀璨星辰,激励着他们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勇敢前行,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